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橘子+海苔也能吃出鮭魚卵?!驚人的食物組合欺騙你的味蕾!

食物各有各的美味,但是有時候混在一起吃的時候居然還可以產生另一種獨特的滋味!難怪以前還流傳過酪梨沾醬油會像鮪魚生魚片XDSummer小編雖然也想吃看看,不過實在沒勇氣...... 。゚ヽ(゚´Д`)ノ゚。




 


日本九州大學日前秉持著實驗精神,做了各種嘗試,找出還有那些你從未想過的食物可以組合出第三種味道!手邊如果有其他材料也可以試試看喔!




▼橘子+海苔+醬油=鮭魚卵



剝個兩片橘子,包在海苔裡,再加幾滴醬油,吃起來就會像美味的鮭魚卵囉!咬下去時的噴汁感,還和真正的鮭魚卵相差無幾呢~




▼牛奶+醃蘿蔔=玉米濃湯



這兩個完全不同風味的東西要怎麼融和在一起呢?將100毫升的牛奶煮沸,將切成薄片的醃蘿蔔丟進去,大約煮個十分鐘。

如果煮不夠久,喝起來還是會有股奶味,煮太久反而變成醃蘿蔔的味道太重。




▼優酪乳+豆腐=無烘烤版起司蛋糕



20克的優酪乳+10克的豆腐,產生的酸度和風味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也可以換成豆腐加上檸檬汁和鮮奶油,滋味也是不錯。




▼山藥+豆腐+胡椒鹽=白醬



白醬雖然好吃,但是奶油+麵粉+牛奶的組合怎麼看怎麼胖,用這個新的組合熱量馬上就少一半喔!

100克的嫩豆腐+100克的山藥泥,灑上胡椒鹽調味,最後再進烤箱烤一下就有美味又低熱量的白醬可以吃了!




▼雞肝+美乃滋=鵝肝



鵝肝醬這高檔貨平常是吃不到的,用雞肝也可以做出平民版鵝肝喔~

將除去血水後的15克雞肝放進冰水裡冰鎮30分鐘,塗上美乃滋,在冰箱靜置一晚。隔天拿出來煮熟後就會變得像鵝肝一樣的美味!加一點鹽還可以引出箇中滋味(*´∀`)~♥




除此之外九州大學還提出其他還有像是「布丁+醬油=海膽」、「醬油拉麵+香草冰淇淋=豚骨拉麵」等奇特組合XD


小編自己是試過「烏龍茶+碳酸飲料=啤酒」,感覺用味道不那麼重及無色的雪碧比較不會影響混合的味道,比例調整自己喜歡喝的味道就可以了。喝起來真的蠻像沒有酒味的啤酒XD




 


還有「豬絞肉+豆腐=雞塊」,當初只是想省點豬肉和熱量,不知道為什麼吃起來會變得像雞塊的味道啊wwww現在變成我的最愛♥




 


有點想試試看無烘烤版的起司蛋糕,這樣就不用去找貴鬆鬆的蛋糕店了!

你又曾經創造過怎樣出乎意料的食物組合呢?


同場加映:《美乃滋+泡麵=美味?》你敢嘗試這種新奇的吃法嗎?





資料來源: | ClickMe

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創意料理【麵食組合人氣大PK】今天你最想吃哪一道呢?

NuNu我其實還蠻愛吃麵食的!不管是泡麵還是炒麵、拉麵、義大利麵都很喜歡~~對於麵食,有不少創新吃法一個一個冒出頭來!不再是單純的傳統吃法這麼簡單,會搭配不同的組合來食用!今天就來分享各種麵食創意料理~看著看著就好想吃啊~~~(接口水)


而你們有吃過哪幾種呢?




1. 泡菜拉麵三明治

把韓國人大愛的泡菜家在三明治裡面,光想就覺得誘人!加個起司肯定超級美味!




2.拉麵煎蛋

聽起來就很間單的創意料理~把拉麵跟蛋液混合倒入平底鍋煎熟加點番茄醬…好完美的早餐!




3.拉麵冰淇淋

圖中是覆盆子口味...甜甜鹹鹹的組合我倒是不敢嘗試…




4.Oreo拉麵

這詭異的拉麵口味你敢嘗試嗎?嗚嗚嗚我連想都不敢…




5.拉麵Pizza

把麵皮換成拉麵麵體,上面灑上各種配料及大量起司乳酪…光看口水就要滴下來啦!!




6.拉麵玉米餅

將拉麵與碎肉一起伴炒夾在玉米餅中間,搭配著墨西哥沾醬…感覺就十分開胃啊!




7.拉麵牧羊人派

牧羊人派是源自英國的一道美食,是家庭主婦為了處理吃不完的肉類而研發出來的料理,在料理好的肉上灑滿起司然後焗烤就完成,這做法其實也只是把起司換成拉麵…感覺也相當可口啊!!!




8.拉麵漢堡

這好像有在台灣夜市開賣(之前新聞有看過)!可以說是大眾接受度相當高的麵食創意料理!將漢堡的頂層跟底層換上香煎拉麵…口感一定喀滋喀滋超滿足啊!





我決定假日來場創意拉麵之旅!

搞不好我亂組合也可以蹦出新滋味~再跟你們分享ww


話說,以上多種創意麵食,你最想吃哪一道?





 





資料來源: | ClickMe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今夏最夯冰品《炙燒布蕾刨冰》用大火烤的刨冰包準你絕對沒吃過!

一到夏天就讓人忍不住想要吃冰消暑,有時候冰品的種類太多真的讓人不知道該怎麼選,就這樣一路吃到冬天惹...(欸)




小編自己也是個冰品控,雖然長輩常說女生吃冰超傷子宮,不過美食當前根本檔不住誘惑啊啊啊啊இдஇ

所以每個月MC來也是痛個要死不活的(好孩子不要學)



今天要來跟大家介紹大阪人氣冰品,光外表就看起來超夢幻,重點是這款冰品居然是熱的?!





這款夢幻冰品根本是去關西旅遊必吃的清單之一!



雖然說是冰品卻用大火炙燒成功引起話題,而這個冰品也有個非常夢幻的名字,叫做「炙燒布蕾刨冰(炙りブリュレかき氷)」。






炙燒布蕾刨冰在日本大阪市《靭公園》附近的這家「Coco Cafe」的明星甜品!



讓人意外的是明明店名就寫著大大的Cafe,卻不是以咖啡或飲品著名,而是以這個浮誇到不行的大刨冰Hold住全場!






▼綿綿冰上有著燒得微微焦化的卡士達布蕾醬,這個畫面太美了小編不敢看啊啊啊啊!



 


▼來到Coco Cafe,當然也不能錯過這一碗黃澄澄的刨冰~這可不是芒果口味唷!它是超級特別的「南、瓜、刨、冰」!





▼南瓜口味的刨冰還真的很少見~但這個口味比較偏甜





▼「酒粕口味」的炙燒布蕾刨冰,帶著淡淡的清酒香氣,是別處吃不到的特殊口味!這款在Coco Cafe也是擁有一票死忠粉絲的唷!





▼烤的焦焦的卡士達布蕾醬看起來充滿罪惡!









▼經典巧克力口味









▼是店裡人氣最高的,還是這款經典的「草莓炙燒布蕾刨冰」!受歡迎的程度無人能敵,來這必點的口味非它莫屬~





▼大刨冰上面鋪滿酸酸甜甜的草莓醬,接著再加上必備的香濃卡士達布蕾、然後再撒上白色細砂糖、最後以噴槍炙燒到微微焦化。

 

: Strawberry Crème brûlée Kakigōri : ¥1,200 :@cocoocafe , Osaka Tag: #eatateeatenbkk #eatateeatenbkkinjapan to share your great dishes #foodie#foodstagram#foodporn#foodspotting#wongnai#instafood#cameraeatfirst#foodlover#ginraidee#aroihere#aroijing#aroii#starvingtime#aroibkk#paigingun#aroimakmak#foodstylist#foodbeast#kinlag#eatguide#ate_art#buzzfeedfood#buzzfeast#foodgasm


EAT | ATE | EATEN | BANGKOK(@eatateeatenbkk)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4月 月 13 8:24下午 PDT 張貼




▼巧克力口味看起來超邪惡的....

 

2ヶ月前の… cocoo cafeに行った時に食べました #かき氷#おいしい#カフェ巡り#大阪カフェ#カフェ#먹스타그램#음스타그램#맛스타그램#빙스타그램#빙수


@tiostagram 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4月 月 13 11:38下午 PDT 張貼




▼看著烤卡士達布蕾醬被烤的焦焦的就覺得好療癒////

 

Crème brûlée Caramel Kakigori from @cocoocafe! still thinking about that moment when I break open the caramelized sugar.... Also highly recommend the matcha kakigori if you prefer something less sweet. #hungrynycjapan #hungrynycosaka


Sonia(@hungrynyc)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3月 月 15 5:40上午 PDT 張貼




Coco Cafe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西區靭本町2-2-23


電話:+81-6-4981-0816


營業時間:11:30~21:00(星期一~四,星期六),13:00〜21:00(星期日)


公休日:每週五


Facebook:Coco Cafe






暑假要去關西旅遊的網友們不要忘了把Coco Cafe家到你的美食清單裡面喔!



搭配《環球影城的暑期限定活動》一起服用(?)感覺也滿不錯的XDD


 




同場加映:



簡單《創意冰塊》水果、咖啡都可以!夏天消暑就靠它了



在家就可動手做《超簡易夏日冰品》不用出門就吃的到冰涼好滋味!



夢幻消暑甜點《九龍球》把夏日祭典的煙火通通裝入杯子裡!



去日本絕對不能錯過的《8大代表性甜食》看完我都想定居了...


 





資料來源: | ClickMe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15個《食物攝影師不能說的秘密》,這根本就是在造假吧...

在拍攝食物的廣告或照片時如何拍的好看拍的好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許多新鮮現做的食物是禁不起久放拍攝的,放越久樣子越難看,於是為了減少麻煩和讓食物長保好看的模樣,食物攝影師們就會對這些食物進行「魔改」,好讓它們看起來更鮮嫩可口...




1、除臭噴霧能讓水果添增光澤。


除了除臭噴霧外有些人也會使用定型噴霧來讓水果充滿光澤。




2、鬆餅上的楓糖漿其實是機油。


因為楓糖漿會很快的被鬆餅吸收掉,所以為了方便拍攝就改用機油。

不想用機油的會先用防水噴霧噴鬆餅,形成一個防水層後再倒上楓糖漿。




3、漢堡肉的肉色是用鞋油上色的。


為了能讓漢堡肉鮮嫩多汁所以只會烤or煎個幾秒鐘,但因為這樣做會導致顏色不好看,所以就會另外用鞋油或是其他顏料來上色,好讓漢堡肉看起來可口又多汁。




▼"美味"漢堡的製作過程。





4、甘油混水能讓海鮮看起來很新鮮。


因為海鮮出鍋後保鮮度很短,所以甘油混水抹上去後能讓海鮮看起來新鮮又多汁。




5、麵條塗上葡萄糖漿能更有光澤。


煮好的麵放久了就會乾掉沒光澤,所以利用葡萄糖漿能讓麵條看起來水份飽滿。




6、三明治和蛋糕中夾著紙板


為了保持麵包和蛋糕體的乾燥,會先在每一層中間夾上後紙板隔開然後用牙籤固定,之後才上表面補上應有的餡料,拍攝漢堡時有些人也會用相同的招數。

 


7、用肥皂液來製造泡沫。


拍攝牛奶、啤酒和咖啡等等這種會有泡沫的飲料時,會用肥皂液來製造飲料的泡沫,這種泡沫看起來夠自然而且也比原有飲料的泡沫還要更不容易消失。




8、馬鈴薯泥代替冰淇淋。


冰淇淋在室溫下融的很快,所以會用馬鈴薯泥混色素或是其他糊糊的泥狀物來代替。




9、甜點中的鮮奶油都是刮鬍膏。


使用刮鬍膏代替鮮奶油就不怕會在拍攝中融化。




10、真冰塊換成假冰塊。


因為冰塊放到室溫中也是很快就會融化,所以會用塑膠冰塊來代替。




11、用白膠代替牛奶。


因為各種榖物泡在牛奶中很快就會軟化下沉,所以利用白膠代替牛奶就能讓泡在其中的榖物麥片等留在杯子的上層,而且也會維持原本的脆感不會被泡到軟掉。




12、氣泡飲料裡會加入制酸劑。


因為氣泡飲料倒出來後氣泡很快就會消失,所以加入制酸劑能讓氣泡持續出現。




13、烤雞內塞餐巾紙。


為了讓烤雞看起來肉厚又大隻,所以通常經過簡單的熱處理後就會用顏料把烤雞塗成金黃色,然後在烤雞內部塞入許多餐巾紙讓烤雞看起來鼓鼓的後在縫起來。




14、用蠟製作醬汁。


在醬汁裡加入相對應顏色的融蠟能讓醬汁看起來更一致、美味。




15、食物的蒸汽是人工添加上去的。



 


所以說假的、一切都是假的啊!!(((゚Д゚;)))

這要人以後怎麼看待廣告中那些看起來很好吃的食物啊...




同場加映:


《好萊塢電影的後製前&後》 真真假假讓人分不清楚!



看了肚子都餓了! 《擬真食物模型飾品》 雖然奇葩卻大受歡迎!



《正版 vs 盜版比一比》 從這些地方就可看出模型真假!

 





資料來源: | ClickMe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冰淇淋曬太陽4天不融化 蟲都不吃讓網友驚呆了

 冰淇淋曬太陽4天不融化 蟲都不吃讓網友驚呆了(圖/ 翻攝自《每日郵報》)

大熱天吃冰品消暑最快活,不過,竟然有冰淇淋被太陽曬卻不會融化!澳洲有一名奶奶瑪莉颯特(Mary Salter)買了一盒餅乾冰淇淋給孫子吃,不小心把2小塊冰淇淋掉在草地上,過了4天不但沒有融化,連一隻螞蟻都沒有,讓她驚呼「到底給我孫子吃了什麼東西」。


 

颯特看到曝曬在太陽下4天的冰淇淋卻沒融化,讓她驚覺不知道到底給自己孫子吃了什麼。 颯特看到曝曬在太陽下4天的冰淇淋卻沒融化,讓她驚覺不知道到底給自己孫子吃了什麼。(圖/ 翻攝自《每日郵報》)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颯特不久前於澳洲當地連鎖賣場「Coles」,買了一盒Coles自家品牌的香草口味餅乾冰淇淋,在上星期五時與孫子一起吃冰,但不小心弄掉了2小塊,也沒撿起就讓冰淇淋當小動物的零食。但驚人的是,颯特發現曝曬在大太陽下的冰淇淋完全沒融化,而且時間長達4天,周遭連一隻螞蟻都沒有,嚇得她拍照上傳臉書分享,引起網友熱議。


 

賣場澄清,為了讓消費者可以慢慢品嘗,在冰淇淋添加增稠劑(thickener),有助於減慢融化過程。 賣場澄清,為了讓消費者可以慢慢品嘗,在冰淇淋添加增稠劑(thickener),有助於減慢融化過程。(圖/ 翻攝自《每日郵報》)

颯特在臉書上求助,想問有沒有專家能夠解釋這奇特現象,還笑說「如果有網友家裡也有該品牌冰淇淋,又剛好是香草口味,也可以測試看看,說不定是香草的問題」,而該賣場也已私下和她聯繫。賣場發言人澄清,為了讓消費者可以慢慢品嘗,不用一邊吃一邊急著擦手,所以在冰淇淋添加增稠劑(thickener),有助於減慢融化過程;而冰品開始融化時,會呈現黏稠有泡沫的樣子。


網路上也能看到有網友實測冰淇淋融化的影片。(影片/ 取自YouTube Consumer Reports)

 


文章來源:Daily Mail


 




資料來源: | 中時電子報